|
发表于 2008-6-2 14: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wz 于 2008-6-2 13:29 发表 
修整一下:限制稳盘角速度的不是Cymax,而是发动机推力无法平衡高升力系数而产生的高诱导阻力~~~~
限制瞬时转弯角速的才是Cymax,飞机无法获得更高的升力(过载)~~~
-----------
你说对了一半。
在a点之后是你说 ...
“比如在很低的速度下,拉杆,你会发现即使拉足杆,飞机也会持续增速。这正是稳盘线在瞬盘线之上的直观体现。”
这一点对于我们研究的三代机是不存在的,因为可怜的推力达不到高攻角带来的高诱组,这一点在LO中体现的很好
对于四代机(甚至我猜想对于某些二代机),则可能存在最大攻角下飞机依然在加速盘旋,因为发动机提供的可用推力在低速下的任何时候都超过了最高升力系数带来的诱导阻力~但此时也许飞机会加速转弯,但这并不是你所谓的“稳盘线高于瞬盘线”的体现,而是飞机高剩余功率的体现。
首先,飞机在加速,盘旋就不是稳定的,已经不符合稳定盘璇的概念。什么叫“稳定”?各项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叫稳定,请问“加速盘旋”是稳定盘旋吗?这是一个基本概念。在这里讨论稳定盘旋已经没有意义,在这一点只有瞬时盘旋。
第二,即使在这一点上减小发动机的推力,保证此时的拉死杆盘旋是稳定的,那么由于此时用到的攻角、过载都与计算瞬时转弯的相同,“稳定盘旋角速度”是等于“瞬时盘旋角速度”的,而不可能超越。
第三,退一步讲,如果计算稳定盘旋角速度可以使用不实际的比“最大可用升力系数”更高的升力系数,那么为什么计算瞬时转弯角速度的时候就不能同样用这个实际上根本达不到的升力系数呢??如果这么算了,那么稳盘瞬盘两者依然等值。
所以,不管是放宽约束的计算还是加上各项约束的计算,稳盘线都不可能高于瞬盘线 ,这是两者的概念所决定的 ~~~~
你放的那些图,包括ED的图,只有粗细线交点之右的部分是有意义的,严格符合两种盘旋定义的,超过交点左面的,是没有意义的。此时计算稳定盘旋角速的,只有降低攻角,降低阻力,降低过载,稳盘角速度线会很快的向下走,完全被瞬盘线包住(当然,那个重合的最小点不作讨论)
[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08-6-2 14: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