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邓尼茨

请教:关于F-15近距格斗的失速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9 18: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To ROIS:
角点速度怎么变成一个速度段了monkey50001

虽然前后转弯速率的曲线变化不大,但严格按照定义只可能有一个角点速度。
在角速度下稳盘,不管400节还是450节满G转弯,也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那么高的G里人能坚持多久?就算坚持20秒钟也是连双环的第一圈都转不到吧~~~所以角点速度下的持续转弯时间也是没有意义的。

就是多少还能做到的250节的稳定盘旋,转久了也没有人愿意。现代近距格斗的模式永远都是减速机动,飞机就是按这个设计的~

另外,即使能够做到持续高G,400节的稳定盘旋角速度F16也赢不了F15。稳定盘旋推重比和翼栽是王道,F16两个都差,SEP肯定也差。

[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08-5-29 19:01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9 18: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eforever 于 2008-5-29 18:32 发表
To ROIS:
角点速度怎么变成一个速度段了monkey50001

虽然前后转弯速率的曲线变化不大,但严格按照定义只可能有一个角点速度。
在角速度下稳盘,不管400节还是450节满G转弯,也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那么高 ...


说的也是,su27在稳盘里面确实不怎么怕幻影2000-5,尽管幻影2000-5的瞬时转弯十分的BT,在3代机是最好的。

不过三角翼和不行的推重比,稳盘还是不行。

再加上su27的头瞄!!!monkey65001 monkey65001

不过大陆空军要保证自己能进入近距空战去欺负人……

不管MICA还是AIM120都不是好惹的……

[ 本帖最后由 flanker2730 于 2008-5-29 18:50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9 18: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飞行力学来说,角点速度只有一个,就是升阻比(K值)最大的那个速度,由于战斗机都有最大9个G过载的限制,所以一般可以理解为最大过载出现的最小速度。由于升力的增加是速度增加的平方倍数,对于最小平飞速度为200公里的苏27来说,这个速度是600公里,对于最小平飞速度是210公里的F16来说,这个速度是630公里,对于最小平飞速度是230公里的F15来说,这个速度是690公里。通过转弯速率公式计算,超过这个速度的转弯速率不会增加,反而下降。如果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只能说明它不符合飞行力学原理。
发表于 2008-5-29 18: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is 于 2008-5-29 15:03 发表


据OF/BMS的开发人员说OF的黑视算法是根据USAF的官方资料和多名飞行员的经验口述来的..
你可以发现只要黑了一次以后再拉G就很容易再黑.. 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疲劳..
但是个人感觉这第一次的耐力好象是太 ...


应该有的那个很大的灰视范围在LO里缺失的比较严重……

当然,如果向我们一样经常拉到全黑,那是很不好的。全黑和瞬时昏迷的界限不是很好把握的,可能昏迷了一小会飞行员自己都不知道,我国给su27飞行员研制适合我们自己的抗荷服时出现过这种情况。

所以8-9G的机动是很少用的。

一般6-7个很可以了……

前几天蓝天使不就摔了一个么~~~~~~~~~~
发表于 2008-5-29 1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291看见技术贴就会白天出没??monkey65001 monkey65001
发表于 2008-5-29 1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技术帖有癖好,哈哈。

另外,反对老千所说的“稳定盘旋推重比是王道”这句话。单位剩余功率(T-D/W)是推力减阻力除以重量,如果一架飞机的诱导阻力小也是可以弥补推力或重量的不足的。
发表于 2008-5-29 19: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k 于 2008-5-29 18:52 发表
角点速度只有一个,就是升阻比(K值)最大的那个速度

这个。。。。。。角点速度下的升力系数肯定很大,K值好像未必就是极大点。
续航速度下的K是最大点,不过角点速度和续航速度好像两者就位置来说好像也差不了多少,或者重合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还有一个巡航速度,这三个速度虽然分别有不同的定义,但值似乎都很接近monkey60001

反正就是很搞的,5555555~~~
发表于 2008-5-29 19: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k 于 2008-5-29 19:04 发表
我对技术帖有癖好,哈哈。

另外,反对老千所说的“稳定盘旋推重比是王道”这句话。单位剩余功率(T-D/W)是推力减阻力除以重量,如果一架飞机的诱导阻力小也是可以弥补推力或重量的不足的。

诱导阻力的差异好像没有发动机推力的差异来的明显~~~~~另外诱导阻力的减小在设计上很可能伴生着零升阻力的扩大,所以我不是很关注哈
发表于 2008-5-29 19: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讨论的很激烈啊
很久没看到这么有技术含量的讨论贴啦。。
发表于 2008-5-29 2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TO LS:已经有水的苗头了哈!!!

TO 1L:发动机推力的差异好像没有发动机推力飞机重量的差异来的明显~~~~~

所以我一直支持进入近距之后先打掉中距弹以减轻重量

反正R27的近距命中率好像比中距还好呢……
发表于 2008-5-29 2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k 于 2008-5-29 18:52 发表
用飞行力学来说,角点速度只有一个,就是升阻比(K值)最大的那个速度,由于战斗机都有最大9个G过载的限制,所以一般可以理解为最大过载出现的最小速度。由于升力的增加是速度增加的平方倍数,对于最小平飞速度为200 ...


那空战的艺术视频里那个飞16的人说,大约在440节左右...440节都快800公里了...这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08-5-29 2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440是不是指进入速度?
用440做稳盘?过载是多少?如果是8~9个G那坚持不了几秒,如果是6~7个G那还真不如飞350节,你用速率公式算一下就知道,同过载下速度越慢速率越快。

我对空战艺术中的一些说法一直保留看法,觉得那只适合于那些没有红黑视的空战游戏。
440的速度恐怕只对螺旋爬升有帮助,可是这个动作在对方带有大离轴发射能力的导弹时就变成自杀了
发表于 2008-5-29 23: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440节开始换角度,一直牺牲到300多节吧...
发表于 2008-5-29 23: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从440减速到330这样倒是可以的
发表于 2008-5-30 00: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和以高机动见长的第三代战斗机的空战中,依靠稳定盘旋那种微弱的差别来获得优势需要太长的时间,在目前导弹技术的支持下,尽量先将机头转到可以瞄准的角度获得胜利的几率远大于失去一点动能所带来的危险。”

                                            -----------------------------------------------俄罗斯空军德瑞克斯基:评中国歼10战斗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5-8-21 2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