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kfb911

[讨论] NAAS第92期 鹰与侧卫——龙虎相争30年 scan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1 1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千V5~~   我觉得大家都要平和些,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必要强装知道嘛,讨论就讨论。  一个问题又证明不 ...
reviews 发表于 2010-9-11 19:06



    我最讨厌的就是被人忽悠~~~~
发表于 2010-9-11 20: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早读完了...哈哈。感觉不错,让我重新认识了F-15。
发表于 2010-9-12 0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早读完了...哈哈。感觉不错,让我重新认识了F-15。
Wolfhound0104 发表于 2010-9-11 20:00

这篇文章我刚读完就感觉危险,因为很多重要图表被排版的喀嚓了,果然不出所料。
发表于 2010-9-12 0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高人,这个id好眼熟,是不是在航空知识上发表mig29和F16对比大作的aceforever?
义和拳民 发表于 2010-9-11 04:39



    晕,我什么时候吃饱了没事无聊到发这种文章了?
我唯一一次给航空知识发稿还是以我LP名义打发航空学会的
发表于 2010-9-12 0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知道不代表F15不能,你大概不知道连J7II都能完成近40度AOA的转弯机动吧?三角翼飞机的AOA特性,非常明 ...
flank1978 发表于 2010-9-11 14:49



   


J7这么NX.....
发表于 2010-9-12 03: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刚读完就感觉危险,因为很多重要图表被排版的喀嚓了,果然不出所料。
义和拳民 发表于 2010-9-12 01:23

多谢看过原稿的朋友帮我解释。
7月初编辑和我联系说图表不是大多数读者能理解的,我就指出手册扫描图是重要论据,删除可能会导致“无凭无据”之说,但几经周折最后还是妥协了,同意删了。当看到楼主的反映时我就明白当时的担心不是多余,但时间会证明一切,等原稿上传之后相信他会改变看法的。和编辑有言在先,目前还不能上传,等吧。
发表于 2010-9-12 18: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抱歉,刚在试飞院和操稳组的主任坐在一起吃晚饭,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们和我一致认为,不要说 ...
aceforever 发表于 2010-9-11 18:51

似乎F-15的翼根整流罩有部分边条的作用,不过手头没有F-15用40度公交转弯的视频,30度攻角的倒不少
发表于 2010-9-12 18: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删除的包线图包括几张推力曲线,持续/瞬时盘旋性能包线和带各种法向过载的垂直机动包线,zwz原先配的解释说明就是随着这几张图来的,但是总体而言没了图光看字还是有点干巴巴
发表于 2010-9-12 19: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10-9-12 19:23 编辑
似乎F-15的翼根整流罩有部分边条的作用,不过手头没有F-15用40度公交转弯的视频,30度攻角的倒不少
义和拳民 发表于 2010-9-12 18:08



    什么叫“部分边条的作用”啊。。。。。
翼根整流罩目的是减小干扰阻力,是个以保持层流为初衷的“钝边”,
边条的目的是激发和控制脱体涡流,是个尖前缘的“锐边”涡流发生器,

整流罩和边条的两种流动形态就是截然不同。

从没见过钝边的涡流发生器。。。。。

以纯三角翼飞机的荷兰滚模态特性,J7在20多度的攻角下的大部分操稳品质指标已经落在3类区了,F15想飞“稳定”的30度攻角,我看也是做梦。
发表于 2010-9-12 19: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记得没错,边条有钝前缘和尖锐前缘,Mig29用的就是钝前缘。F-15稳定在30度攻角的视频有很多吧,youtube上有33度攻角低速通场的(是座舱hud视角),模拟空战也有持续30度攻角的机动hud视频。比如这个:
f15hud AOA.jpg
发表于 2010-9-12 19: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还有在转弯中维持32~35度攻角的hud视频(大概有十几秒),或者33度攻角通场的hud视频(这个时间更长些)。需要的话PM吧,体积比较大
发表于 2010-9-12 1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10-9-12 20:09 编辑
如果我记得没错,边条有钝前缘和尖锐前缘,Mig29用的就是钝前缘。F-15稳定在30度攻角的视频有很多吧,youtu ...
义和拳民 发表于 2010-9-12 19:32



    你说的那个尖前缘和顿前缘指的是平面形状,我指的“锐边和钝边”是相对厚度沿展向的分布特点。

视频地址可以给我PM一下,现在正好有时间可以看看。

当然视频看到的东西只是个读数,比如高AOA、G历程的HUD记录值这些,在视频里信息很有限,你是无法判断“稳定”与否的。

这几天一直在搞飞行试验,飞行参数的稳定的读书判据是非常严格的,牵涉到很多互相影响的参数。

举个例子,并不是你看到AOA的读数保持不变,就是“稳定能力”。这个时候你还要看侧滑角的作动范围、舵面的动作范围、甚至增稳器的工作,许多参数都保持在飞行试验要求的toleranse范围内才,才认定飞行指标稳定的。才可以记录。如果AOA保持很高,但飞行员或者控制系统始终在不停的修正和作动,从操稳的角度讲,这依然不是一个稳定的过程。
发表于 2010-9-12 19: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义和拳民 于 2010-9-12 20:20 编辑

哦,我说的mig29的边条就是相对厚度分布。mig29边条前缘半径很大的。
那个视频网上找不到了,我发几张截图吧。可能飞控在不断的修正补偿,但维持的时间还都挺长的。
2分34秒时,攻角32.4度.jpg
攻角31.7度AOA.JPG
攻角31.8度.jpg
攻角35.1度.JPG
发表于 2010-9-12 20: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我说的mig29的边条就是相对厚度分布。mig29边条前缘半径很大的
义和拳民 发表于 2010-9-12 19:59


当然,这“前缘半径”的大是相对于其他边条“翼面”来说的。


“翼面”的特征就是厚度与展向、弦向几何尺寸的比值非常小(当然没有一个定值)
    米格29那边条有多大,但你看相对厚度和边条长宽的比例,那也是个“翼面”,是一个典型的小展弦比尖前缘的边条翼。当然另一种就是F18E那种哥特式宽前缘的边条(我俗称为“钝前缘”),

回过头看F15的整流罩和F14的根套,看名称就是“根套”,那厚度尺度和展、弦尺度的比例。。。。那就是个包嘛,拿谈的上“翼”呀。。。呵呵。。

当然,几何形状上并没有对边条翼严格的定义过“量”的判据,因此都是经验。


但边条翼和根套的区分还是从上面说的本质上的流动形态设计来区分的,边条翼和根套的区别是按照在气动设计中的功能来区分的,

边条的作用是改变翼根前缘的流动形态,激起脱体涡,因此几何上需要在型面上有剧烈的变化。

但整流罩的作用是保持作动筒或者其他部件与其他表面的型面连续,尽可能使流动保持层流,以减少分离涡,降低摩擦阻力和干扰阻力。

一个是涡流,一个是层流,所以边条的设计和整流罩的设计理念本质上就是互相矛盾的,基本不可能存在功能重叠。
发表于 2010-9-12 20: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10-9-12 22:53 编辑
哦,我说的mig29的边条就是相对厚度分布。mig29边条前缘半径很大的。
那个视频网上找不到了,我发几张截图 ...
义和拳民 发表于 2010-9-12 19:59



    恩,谢谢。
这个截图是说明了F15可以在气动上达到30多度的攻角。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攻角是不是处于“可用范围这还要看飞机在此刻纵向、横航向操稳特性的表现。如果这个时候所有操稳性指标处于一类或二类,那么这个机动就是“不需要飞行员特殊的操纵技巧”来完成,在手册中就该被归为“可用包线”内(service envelope,即由各种限制条件决定的包线)。(一类为“使用包线operation envelope”,二类为“可用包线”(系统故障时允许个别指标降到三类),三类为“允许包线(permissible envelope)”,”)
但如果这个时候有的操稳性指标落在了三类甚至三类开外,那么也就是一个通过特殊技巧才能完成的机动,和Su27的眼镜蛇也没什么大的区别。这个攻角的机动实际上是不属于可用范围的。相应的,在手册或者飞控中就应该作出限制。

Su27和F16因为飞控中有包线保护的功能,26度左右是他们的“可用攻角”。这个攻角并不意味着Su27和F16在气动上就没有达到30度或者更高的能力,只是说在26度的AOA范围内,飞行操稳性是处在一类或者二类的,是得到保证的。如果放开了攻角限制,在高技术飞行员的操纵下,相信这两个飞机也可以“拍”到高AOA的稳定性能。
F15的飞控系统我不了解。但F18的飞控系统在低速下基本是不做攻角限制的,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F18的高AOA,HUD视频。当然这一方面说明了F18的高AOA操稳性相当优越,但同时,也不能表明在我们看到的F18最大的HUD录像AOA或者表面上非常牛逼的大AOA通场表演中,飞行员的操纵很舒适,压力很小。F15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上都是老美飞行品质规范里的规定的内容



最后,并不是攻角越大,获得的升力系数就越大。一般升力线斜率在25度以上就趋于平缓,在30多度时达到最大(未必处在使用限制内),在40度左右已经下降的比较低了。
因此就算不考虑操稳性,从航迹上将,40度AOA一般情况下肯定不如30度AOA转弯快。

定性的,从机头指向上来说,CL相当、拥有40度AOA使用可能、但翼载较高的飞机,如果想在转弯中超过CL相当、拥有30度AOA使用可能、但翼载较低的飞机,只有在它从30度AOA指到40度的一刹那时间,才有一丝希望反超一点点,并且倾刻间这中好处就消失了。一旦他的攻角在从0抬到40度的那一瞬间如果没有取得指向裕度,那么基本上它就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5-8-25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