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ean123wu

[提问] 对于飞豹坠毁前座未能跳伞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9 0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non 于 2011-10-19 11:03 编辑
iceviper 发表于 2011-10-18 14:10
经历了多少风险也不是你经历的,所以这些话还是留着吧。

有备用仪表,不怕航电死机,实在不行我还可以 ...


我觉得应该把话留着的是你吧。。

为什么现在还需要最原始的机械方式弹射。。因为那是最可靠的,不会因为航电系统损坏而造成无法弹射。。。

请问你的故障是指拉环断了还是什么系统故障?

还是说你准备跳伞了要先等自动弹射看他能不能工作报告完然后再去操作弹射手柄?

而且现在ADI姿态判断已经运用到部分三代弹射椅上了,到了第四代第五代弹射椅的话应该就能看到结果了

发表于 2011-10-19 13: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很有想法呀。可以先搞一搞理论研究,至少可以作为技术储备,扩展下思路。或许以后有新形势了,说不定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发表于 2011-10-19 15: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Kimi1944 发表于 2011-10-19 13:00
楼上的很有想法呀。可以先搞一搞理论研究,至少可以作为技术储备,扩展下思路。或许以后有新形势了,说不定 ...

我。。。。要。。。。说。。。。的。。。。就。。。。一。。。。点。。。。这。。。。飞。。。。机。。。。是。。。。被。。。。Mutha。。。。。击。。。。落。。。。的。。。。
发表于 2011-10-19 23: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目的都是保障飞行员的安全.
出发点是一样的.
个人认为技术总是要前进的,否则大家都还在原始社会了,连飞机都不需要了.
发表于 2011-10-20 03: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conon 发表于 2011-10-18 19:31
请问汽车防撞测试里用的是真人?

我觉得你已经钻牛角尖了。。。

请问汽车防撞测试之后那车还能用么.....
我当然钻牛角尖了,你写了那么大一堆东西,如果我只发个顶,岂不是太水了。不要用你00弹射座椅来说你的自动弹射系统,你给的条件可比00系统苛刻的多。  我说的可靠性是相对可靠性,美国哪次航展时因为真正的机械故障而死过人?我还用证明我的观点?自己去查太空梭的手册吧。我没有观点,我都是用实例来的。

我说的故障就是你的自动弹射系统故障,在那么苛刻的条件下...一旦自动系统故障之后,剩余的时间里飞行员能用备用手柄进行弹射么?  你给的时间是2秒。
经历了多少风险那话又不是我说的....我当然会留着了。


发表于 2011-10-20 03: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conon 发表于 2011-10-18 19:31
请问汽车防撞测试里用的是真人?

我觉得你已经钻牛角尖了。。。

用00弹射座椅的图片来说你的2秒自动弹射座椅...您真给力。
你要找到谁在用你所谓的自动弹射系统,别说用,就算是在测试的模型也行,发出来让我见识见识?还有,你说的ADI系统是用在哪个环节的,是用在开伞还是用在弹射.....
你的条件不是在某个速度下平飞时的弹射,而是在带着加速度俯冲向地面时的弹射。你说让电脑去判断飞机是否拉不起来了,那我再给你一个例子,美国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原来有个飞行员叫Hoser,在格斗时把F14飞到了12G,这是持续转向的过载。如果他是在做垂直筋斗,很快就接近了你的边界但是他能飞12G,所以他可以把飞机拉起来。你的系统如果判断近地状态拉升机动大于9G就自动弹射....那你把王牌就给弹出去了。你如果要放宽界限,加到10G,万一另外一个飞行员在8G就黑了,怎么办?你可以继续在你的系统上改进,到了最后会是一个复杂的逻辑程序,就是一个类似电传系统的表决器,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但是,03年空客340的飞控电脑就出现过短时死机的情况,安定面被锁死超过3秒,当然这个故障很快就被解决了,但你想想你的系统是弹射座椅。
我不可能改变你的想法,你要觉得这个系统比人可靠....那是你的想法。我觉得这个系统没有人可靠,因为在太过关键的环节上逻辑太过复杂,这是我的想法。





发表于 2011-10-20 11: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non 于 2011-10-20 11:36 编辑
iceviper 发表于 2011-10-20 03:58
用00弹射座椅的图片来说你的2秒自动弹射座椅...您真给力。
你要找到谁在用你所谓的自动弹射系统,别说用 ...


“你要觉得这个系统比人可靠....那是你的想法。”

请别主观的把我的想法给歪曲了。 我什么时候有这想法了?我说的是在飞行员无法来的及弹射的时候最后的保障。。何况我对你表示未来战斗机无人机更具优势本身就表示了反对

“用00弹射座椅的图片来说你的2秒自动弹射座椅...您真给力”

目前自动弹射的触发条件是电脑模拟阶段,然后通过弹射模拟舱来结合,当然钱多的话可以用UAV来试验

“你说的ADI系统是用在哪个环节的,是用在开伞还是用在弹射”

在飞机反转的时候弹射系统被自动锁定。。这个已经运用到现实中了,资料请自己查
随后的开伞阶段包括动力滑行阶段也都会用到。。到了第四代你就会看到了,那时候会更加多的考虑进ADI 高度 速度 G值
但目前装配的都是第三代。。所以你无法理解这些自动技术

将来航空逃生保障系统的最终目标是飞行员即使在昏迷的情况下也能最大限度的存活,这是个系统的研究

“你的条件不是在某个速度下平飞时的弹射,而是在带着加速度俯冲向地面时的弹射。你说让电脑去判断飞机是否拉不起来了

你不觉得你已经把我假设的参数说死了吗???你考虑了最重要的下降率吗?ADI呢?说把王牌弹射出去。。。请问当时他的下降率是多少?你单方面以为10G 以上低空就弹射吗?这套系统最终会判断飞机是否会不可避免的坠地。。当时俯冲的情况下飞行员肯定要减速。。减少同样转弯半径下的G值。。随后再拉到G值的极限。。这时候如果能拉起来的话。。请你注意下下降率的变化。。

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举例..别太定死或者漏掉什么参数了。。

P.S 不过我真不知道F14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持续转向保持12G。。我只能认为这是瞬时12G。。不然这F14早没速度或者超过AOA极限STALL了。。

如果飞行员持续打板松油减速拉杆保持7~9G瞬时12G(如果按你说的持续转向的过载12G) 。。系统 判断( 高度减速下降 。。速度大幅下降。。下降率大幅下降并最终会在雷达高度到0之前回到0以上。。G值7~12G。。ADI机头不断向水平靠拢(且高度在5米时机头俯角<1度)  AOA保持极限   飞行员没有晕厥。。。不会撞地。。不触发条件)


如果飞行员黑视未松杆。。系统 判断( 高度减速下降 。。速度大幅下降。。下降率大幅下降并最终会在雷达高度到0之前回到0以上。。G值7~12G。。ADI机头不断向水平靠拢(且高度在5米时机头俯角<1度)  AOA保持极限   飞行员晕厥。。。不会撞地。。触发生命保障系统或自动驾驶。。自动弹射待机)

如果飞行员黑视松杆。。。系统 判断(高度加速下降。。速度不明显下降或上升。。。下降率下降不明显或持续上升(并在高度到0之前无法回到0以上)。。G值9G~4G。。ADI保持不变或缓慢抬起 ..AOA降低.。。。不可避免撞地。。启动自动弹射装置(极限时间有待确认,可能的话ADI自动控制略微回正。。弹射座椅把手脚固定住弹射)


如果觉得上面的参数太多太复杂。。那我们就来最简单的。。   “雷达高度和下降率  计算机能很快的动态计算出下降率的减低速度和高度的降低速度并且得出谁先到0的结论。。。。把下降率以及高度变化的包线考虑进这样就能最简单动态的在极限条件下得出是否会撞地的结论。。。 当然这些条件以及参数是需要完善的。。


当然如果战斗中自动弹射系统被损坏。。。那飞行员就只剩下手动弹射这一条路了。。。所以飞行员还是应该保持和原来一样的弹射步骤。。。以手动弹射为主。。。自动弹射系统如果正常启动。。那往往就代表他成功的救了飞行员一命。。如果没有启动,飞行员也没机会拉弹射手柄。。那结果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和第四代弹射座椅(座舱)结合起来的话,ADI 速度 高度 AOA  G值 等在弹射前就已经计算好不同的弹射方式。。并保证弹射后座椅(座舱)可调节ADI甚至可操控。。

也许将来还会出现零界自动弹射,座舱周围受到严重损坏时(或者飞机发生致命爆炸时)自动弹射等等。。。这些现在看来确实不可靠,但这不代表将来也没有这些东西

“我说的故障就是你的自动弹射系统故障,在那么苛刻的条件下...一旦自动系统故障之后,剩余的时间里飞行员能用备用手柄进行弹射么?  你给的时间是2秒。”

你说自动失败就2秒时间没时间再去拉了吗?你搞清楚这是在飞行员来不及拉或者无法去拉弹射手柄的情况下的最终备份了吗?

“但是,03年空客340的飞控电脑就出现过短时死机的情况,安定面被锁死超过3秒,当然这个故障很快就被解决了,但你想想你的系统是弹射座椅。”

对于你始终认为我把自动弹射代替了手动弹射我只能表示遗憾,我一开始就表示了这是手动弹射的备份。。希望你正视这点。。


“我觉得这个系统没有人可靠,因为在太过关键的环节上逻辑太过复杂,这是我的想法。"

我也没说过他代替手动弹射吧?

“至于你说的导弹的问题,AIM120D已经开始由AWACS中继制导了。搜索头也就那么小一点儿,哪来那么大的功率和能力。中继制导才是可行的方案。”

最后想更正下。。这和导弹追逐方式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制导方式。。一个是追逐方式。。

制导的目的是告诉导弹目标在哪。。无论是ARH SARH 或者数据链 这些的目的就是保持锁定,引导导弹。。

追逐方式的话在这论坛里应该都是专业的,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发表于 2011-10-20 11: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可以先搞一搞汽车的极限状态下的自动弹射实验,毕竟平面的比三维的简单不少。
发表于 2011-10-21 00: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conon 发表于 2011-10-19 21:10
“你要觉得这个系统比人可靠....那是你的想法。”

请别主观的把我的想法给歪曲了。 我什么时候有这想 ...

F14那是不是瞬时的,自己去TOM CAT SUNSET查就行了,那F14下来之后连漆都没掉一块。
你说的ADI是个保护系统而已。

我就看到了你说的一句,现在这个系统还还不可靠,那就行了。至于以后有没有谁也不知道。


无人机嘛.....06年美国开始的J-UCAS项目。
我学校的大部分空军ROTC是被分配去UAV训练的。
美国空军学院大部分毕业生都去飞UAV了,这是趋势....

飞机比人便宜的多。
发表于 2011-10-21 02: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Y-2火箭弹射座椅

随着歼7飞机的改型,在HTY-1型火箭弹射座椅的基础上,加装了火箭包,改装了分离操纵系统,采用新型救生-10甲救生伞和稳定-3减速稳定伞,从而改善了弹射座椅的性能。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该座椅性能良好。1979年10月,经航空产品命名委员会批准设计命名,命名为HTY-2型火箭弹射座椅,供歼7Ⅱ飞机使用。该型弹射座椅多次弹射成功,在飞机应急状态下拯救了数名飞行员生命,并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豹子用的弹射座椅是1979.10月的!!!!!!!!!!!!!!!
发表于 2011-10-21 09: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iceviper 发表于 2011-10-21 00:59
F14那是不是瞬时的,自己去TOM CAT SUNSET查就行了,那F14下来之后连漆都没掉一块。
你说的ADI是个保护系 ...

UAV 是目前取得制空权后的廉价侦察对地攻击方案。。。也适用于挑战对方领空的极限~~制造导火索等

目前UAV的特点是低速稳定性。。续航持久。。经济实惠。。适用于持续侦察。。精确对地打击。。也就是不对称战争中最有性价比的武器。。。如果用做BVR的话。。那现在的技术肯定还不过关。。

适用于对任何没制空权的小国家使用。。也适用于对敏感地区侦察并制造战争借口使用。。

在电子战以及制空权的BVR战中。。。UAV的作用将降至最低。。。

如果将来美国敢用UAV在中国国土上方随意搜寻目标并打击的话。。说明中国已经失去了战略武器威慑并且完全丧失了制空权。。。

美国那么多人去飞UAV。。说明美国接下来要做什么大家也应该清楚了。。下一个目标是。。。。

(伊朗?朝鲜?) 手段还是制造舆论事件。。进行战争造势。。拉拢盟友。。进行所谓“正义”的打击。。内部分裂对方。。打着“民主”的旗号。。。在取得制空权后开始大量UAV的“人道”救助。。。培养傀儡政府。。。收割利益赔款。。。

发表于 2011-10-21 11: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儿黑鲨 发表于 2011-10-21 02:27
◆HTY-2火箭弹射座椅

随着歼7飞机的改型,在HTY-1型火箭弹射座椅的基础上,加装了火箭包,改 ...

HTY-2C性能是不错的,主要这次是时间太短姿态不利....
发表于 2011-10-21 11: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0-21 1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你娃是端倒饭碗进厕所”
   

这句话是经典 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1-10-21 12: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cfz8688 发表于 2011-10-21 11:27
HTY-2C性能是不错的,主要这次是时间太短姿态不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5-7-26 1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