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eat

[视频] 大家不用再争了,刀锋动作是可以完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8 18: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我翻了1小时的鸟坛旧帖

发表于 2008-11-18 18: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ptor 于 2008-11-18 17:31 发表
总之没见过P51或者P40这种类型飞机吊着飞的,你就算摆一大堆的数据出来,吊着飞的涡桨飞机也是模型机,
老千啊老千,亏你还是学航空动力学的,那个F15断翼飞回来的例子和这个有可比性吗?动力前推后推都不对
像视频 ...

P51和P40的翼载和Extra300不是一个量级的

P51之流的重量可是特技机的4-5倍

正因为是学动力和飞行力学的的,我才认为它可行
活塞发动机在低速下并不缺拉力,之所以飞不快的原因是它的拉力和速度成反比,速度一快就阳痿了,涡喷发动机不存在这个问题~~~~

模型机和真机飞行力学是完全一致的,气动上唯一不同的是雷诺数,这也是相似理论证明的,要不风洞试验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

不管是模型机还是真机,决定飞机飞行性能的只有四样东西:
移载荷、推重比、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

这四件事情满足了,模型机做得到的,真机一样能做到。
发表于 2008-11-18 18: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ptor 于 2008-11-18 17:31 发表
总之没见过P51或者P40这种类型飞机吊着飞的,你就算摆一大堆的数据出来,吊着飞的涡桨飞机也是模型机,
老千啊老千,亏你还是学航空动力学的,那个F15断翼飞回来的例子和这个有可比性吗?动力前推后推都不对
像视频 ...

不知道重心不稳是什么概念,如果照241同志的话来说,所有顶上带垂尾的飞机都是“重心不稳的”,不管是J7也好,A380也好,在机轴上方有那么大那么高的一个垂尾,从来没发现它不稳过,倒是断了垂尾的飞机横航向稳定性都成问题。

视频中的情况,剩下的一边机翼不管朝上还是朝下,那么大的面积,只要立在垂直面上,它就起到了垂直安定面的作用,其面积之大所受阻尼力矩绝对可以保证飞机的横向稳定性,何况还有副翼可以充当操纵面,即使重心比机体X轴高一点,或者受到大一点的扰动,也能够及时修正回铅锤面。
因为机翼的横向阻尼力矩系数远大于重心偏差位置引起的扰动力矩系数,飞机依然具有横向经稳定性,这跟下单翼的飞机(其实是几乎所有的飞机)依然能够保证横向静稳定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裕度可能小一点。
发表于 2008-11-18 18: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型机做得到的,真机不一定能做到。因为二者尺寸不同,而空气分子都是一样大的。
小水滴是云,大水滴是雨,哈哈
发表于 2008-11-18 18: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老千的说法
因为本人在玩电动航模中,对于小型螺旋桨动力组的优劣一般通过测试其静拉力,大型螺旋桨动力组一般取其静拉力以及效率。螺旋桨粗略来讲,有2个指标限定其实际性能,分别是直径和桨距。而讲求特技飞行的飞机,一般是大直径小桨距的螺旋桨比较好用。地面实测静拉力,同等直径下,螺距相对小,静拉力越大;但是在空中飞行却不是那样,在风的影响下,相对稍大的螺距的反而发挥的更好。
说了这么多不外乎想说1点,就是假如飞机翼载荷很小、推重比超过1,像直升机那样吊着飞,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只要飞行员技巧高超、心理素质过硬,视频的动作就完全可以做出来。
发表于 2008-11-18 18: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3go-251 的帖子

尺寸并不是理由。
要说模型做得到,真机不一定做得到的那几个条件:1是飞行员可承受过载、2是材料、3是动力。
发表于 2008-11-18 1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3go-251 于 2008-11-18 18:43 发表
模型机做得到的,真机不一定能做到。因为二者尺寸不同,而空气分子都是一样大的。
小水滴是云,大水滴是雨,哈哈


影响机翼表面流场的因素和空气分子有多大没关系,因为空气密度对升力公式是一视同仁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模型机和真机的升力公式是一样的,都是0.5*升力系数*密度*机翼面积*空速的平方,这在模型飞机设计教材和战斗机设计教材中是一样的

难道计算4T的J12的飞行力学理论和计算400T的A380的不一样么?。。。。。。。。。。

模型机和真机唯一的差别在于雷诺数不同,具体表现为层流和湍流两种流的转变点,以及粘性附面层的形态。
但这差异只有在需要充分考虑空气粘性影响的精密计算中才会体现,在计算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的时候,同一个翼型,小雷诺数和大雷诺数会有一些出入,但也不是很大。。而且这个出入的存在主要影响区域在跨/超声速段,至于低速段,基本上雷诺数的差异是忽略不计的。
发表于 2008-11-18 19: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can't believe anyone would think this is real. It's such an obvious fake, I mean come on, the entire shot goes blurred for no apparent reason, right at the moment of landing? This is clearly done to hide a part of the shot that looked too fake to be believed.

不敢相信有人会认为这个是真的。这假得太明显了,我说,够了,整个镜头毫无理由地花成一片,就在着陆那一瞬间?这很明显是为了演示一些太容易被看穿的镜头。
发表于 2008-11-18 19: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ss4luna 于 2008-11-18 19:05 发表
can't believe anyone would think this is real. It's such an obvious fake, I mean come on, the entire shot goes blurred for no apparent reason, right at the moment of landing? This is clearly done to h ...


其实我对研究CG与否并无什么兴趣,我的兴趣在于这种情况是否能用理论解释通,模型机是最好的证明手段
发表于 2008-11-18 19: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eforever 于 18/11/2008 19:12 发表


其实我对研究CG与否并无什么兴趣,我的兴趣在于这种情况是否能用理论解释通,模型机是最好的证明手段


从15年前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机械战警)以来我就一直对电影中特效的实现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丰富的观赏经验
发表于 2008-11-18 19: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ss4luna 于 2008-11-18 19:32 发表


从15年前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机械战警)以来我就一直对电影中特效的实现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丰富的观赏经验

所以同样是一个美女,不同人看了以后想的事情是不一样的
狼群们想的是怎么让她脱衣服,服装师想怎么让她穿衣服,
她老公想的是怎么不让她和其他男人育种,遗传学家想的是怎么让她尽可能更多男人育种。。。。。。

[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08-11-18 19:56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18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总结自实践,同时也服务于实践~
发表于 2008-11-18 20: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eforever 于 2008-11-18 20:00 发表
理论总结自实践,同时也服务于实践~



支持老K,至少现有的航空理论解释这个现象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难度
发表于 2008-11-18 2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是假的,动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谢谢大家的捧场!
发表于 2008-11-18 2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zonejun 的帖子

符合条件的话,一段小风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4~5级风照样可以吊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5-8-25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