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JQC

[视频] 【BMS4】F-16 Block42 无FLCS介入下的不对称挂载尾旋测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8 22: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Einstein 发表于 2014-1-28 18:37
AFM是模拟飞行里的名词。因为一般工程学上的模拟对于战斗模拟还是不够的。因为目标不同。

BMS的气动数 ...

http://bbs.3gofly.com/thread-179080-1-1.html
就这个贴子附件里的FM,考虑和表达到的影响因素已经比一个DCS AFM多很多很多很多了,我可只用了一个M文件就做到了哦~~~~
发表于 2014-1-28 22: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aceforever 发表于 2014-1-28 22:44
BMS和DCS的数据格式和FM我在拿到它们的第一个小时里都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了,对于FM的那些花头,飞行仿真专 ...

......打听下飞行仿真专业上面那些一级学科可以走到这一个专业上....


我找了下我的总课表。。一个力学都没有。。。。
发表于 2014-1-28 2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LJQC 发表于 2014-1-28 22:16
BMS4的A-10也是这么一块块分的,详见a10_afm.dat,是原先DEV做NFBW飞机气动测试用的,命名为FM Type 1。但 ...

分部件气动要套还是能套的,就是比较麻烦,也就是拟参数。

发表于 2014-1-28 23: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Heat 发表于 2014-1-28 22:50
http://bbs.3gofly.com/thread-179080-1-1.html
就这个贴子附件里的FM,考虑和表达到的影响因素已经比一 ...

能够表达三号发动机脱落,或者损失半块机翼时候的情况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Einstein 发表于 2014-1-28 23:00
分部件气动要套还是能套的,就是比较麻烦,也就是拟参数。

是的,其实我一直想把Type 2的气动数据套到Type 1里,把F-16从FBW飞机变成NFBW飞机玩,因为Type 2文件中还嵌入了FBW的一些控制律,没法完全Bypass~
发表于 2014-1-28 23:0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iller 发表于 2014-1-28 22:52
......打听下飞行仿真专业上面那些一级学科可以走到这一个专业上....



飞行力学或者飞行控制专业都有。我是学飞行力学的,480是学飞行控制的。前者侧重飞机气动和飞行特性研究,后者侧重自动导航和控制实现。现在的控制律设计结合了这两个专业,但是一般能成大师的还是飞行力学出生的,在这黑480一把哈哈
发表于 2014-1-28 23:1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14-1-28 23:29 编辑
Einstein 发表于 2014-1-28 23:04
能够表达三号发动机脱落,或者损失半块机翼时候的情况吗?


没问题的,故障模态的考虑方法都是线性叠加,数据包已经很完整了,想实现要补充逻辑定义和方程就可以了,大概也就补充十行的代码。当然那个时候我图论文简单,没整这些进去。现在我们的ARJ还是在那套数据包的规范上做的,只是考虑你说的那些故障定义了逻辑方程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巧,BMS官网也在讨论关于机炮和损伤模型的问题~
发表于 2014-1-29 00: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ED对AFM的定义不仅是飞机的气动,还包括各种物理模型。个人觉得损伤模型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地上滚一圈。

看一下当年Su-25T出来时对新模型的描述。有不少现在的FC非AFM机型已经能做到。
http://lockon.co.uk/en/flaming_cliffs/?PAGEN_2=3
发表于 2014-1-30 08: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鬼畜的坏兔子 发表于 2014-1-30 08:18
插播一个小道消息,来自bms afm构建者,下面他的原话:
I have been in contact some days ago with the F1 ...

你个腐烂兔,给原文地址啊
发表于 2014-1-30 08: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aceforever 发表于 2014-1-28 22:44
BMS和DCS的数据格式和FM我在拿到它们的第一个小时里都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了,对于FM的那些花头,飞行仿真专 ...

http://forums.eagle.ru/showpost.php?p=907039&postcount=157
发表于 2014-1-30 12: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14-1-30 13:06 编辑

我很同意Mav的观点:


给每个部件做单独的极曲线,不管是对BMS和DCS都是即做不到也没必要的,因为最终进到动力学方程组里做运动学解算的,一定是3个合力和3个合力矩,这样做的最终效果是把影响因子以线性增量形式在总的气动方程组里进行叠加描述是一样的。现在真正的模拟机里普遍采用的规范是后者,几乎所有的报告里,套路都是如此。

当然,谁都可以对独立得 气动单元拟一个独立的升阻特性,推出它的力矩特性,然后封装好一个气动单元。
但是同样可以对一种失效模式拟成Delta CL\CD\CY\Cl\Cp\Cr,加到总的气动力和力矩里去,两者是等效的。

后者的好处是,即使六个影响系数里有部分未知或者部分缺失,都不妨碍表达剩余的部分,所以更容易被集成,也方便由试飞数据做整体匹配和修正,但是前者必须在得到准确的6个力和力矩表达后,才能够封装起来,错一个就全错,丢一个就全丢。

所以最终的问题来了,详细部件数据去哪找?互相间的影响如何获得?
现实情况是,我们真实型号中的风动模型都常常会组合几个部件去做整体试验,真机型号都不会获得的全套单一部件的分解数据。

型号设计尚且如此不在乎,ED的游戏就更别说了,去哪找?当然,可以编,但ED愿意花多大力气做这样根本对谁毫无意义的工作?所以ED鼓吹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做噱头,吹牛皮。
但是真心毫无必要,也不会给任何玩家带来新的体验,相反徒增运算负担和降低效率。

现有的线性增量法足矣,BMS‘和现有飞机的型号模拟器都是这样做的。


发表于 2014-1-30 14: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完Su-25T的AFM后,那人跳槽去了777,把Su-25T的AFM发扬光大,做了这个:

注意1分20秒时的效果。
这些模拟都没有现成的风洞数据可以用,只能靠资料和猜。即使是有了NASA数据的BMS,仍然有不少是数据是要根据其他资料拟的,比如Mav提到的放下起落架时的气动,以及alpha和beta超过范围的部分。
发表于 2014-1-30 15:1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ceforever 于 2014-1-30 15:33 编辑
Einstein 发表于 2014-1-30 14:41
做完Su-25T的AFM后,那人跳槽去了777,把Su-25T的AFM发扬光大,做了这个:

注意1分20秒时的效果。


你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能做出样子来不等于能被认可,更不等于真机就是这样的。建模有多种多样的手段,很多手段本来就是殊途同归的,比如BMS和SU25 对飞行特性的表达方法,但是不论你用哪一种方法,所有没有风洞数据支持的模型是不会被工程模拟认可的,没有试飞数据支持的模拟机是不会被型号审定中心承认的,因为无法验证。

即使ed的人跳去波音,到了那里还是必须忘记SU25那一套,老老实实按照之前几页帖子里我放上来的现有的模型规范,也就是NASA的那套东西去做,否则FAA,ATA甚至连CAAC都是不会认的。这些机构对数据形式和数据源的要求简直就是苛刻至极,以至于所有人想拿证就必须按照统一的套路去做。

我以前在学校里,在数据不足的时候,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猜去摸去凑,只要稍微凑的像点样子就兴奋的不得了,因为真的可以忽悠很多人了,但所有的方法到了搞现在的型号是一样也不能用的,因为没人会承认,连你自己都不能说明自己这样做就是符合真机表现的。对于现有数据不能支持的飞行特性,你要么在合格证的范围里放弃,不能放弃的你必须老老实实的回去做试验,最多在许可的范围里进行推广,然后把数据整理成类似NASA的形式,然后回头去拿试飞来验证,绝不能靠猜。

六自由度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加线性增量法的气动表达法,还有四元数法空间运动学描述,以上三样都是现有飞行仿真领域的名门正派,也就是NASA和BMS现在采用的形式,已经足够应付绝大多数民用和军用飞行器的研制,评估和训练了。所有现有数据可以支持或推演的飞行特性,都能通过以上形式来表达。包括ED在他所谓AFM里搞的所有噱头,都是同样可以以上述形式表达的。千万不要藐视飞行力学三四十年发展的强大成果和无数真正的军民用模拟器所共同使用的规范
发表于 2014-1-30 17: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aceforever 发表于 2014-1-30 15:17
你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能做出样子来不等于能被认可,更不等于真机就是这样的。建模有多种多样的 ...

DCS和BMS都不是为了拿FAA的证,主要还是战斗模拟。否则大家得上X-Plane level III,把杆子换成PFC的设备了。
http://forums.x-plane.org/index.php?showtopic=32754
数据的不完备,目标不同,做一个好的民用战斗模拟游戏不一定比搞专业级的模拟容易。就像你说的近年飞行力学的研究和仿真发展很猛,但是目前做面向民众的战斗模拟飞行的跳来跳去还是那几个毛子和米国人,咱也只能继续玩着古老游戏的改进版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5-7-18 0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