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87|回复: 30

关于前缘自动缝翼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8 2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看到一张帖子的一片回复里说前缘自动缝翼可以延缓机翼失速,并提升升力系数。我的想法是前半句没错,后半句有点问题。用缝翼从下表面向上表面引气流,如果同时还能提升升力系数,不就不符合物理法则(动量守恒)了吗?

我认为前缘自动缝翼的目的在于延缓机翼外侧的失速,用损失一点升力系数换来外侧副翼的气动效率,避免低速时飞机失控。

另外,听说装了前缘自动缝翼的机翼,如果再失速,就不再是外侧到内侧逐步失速,而是全翼展同时失速,有没有这回事?
发表于 2007-6-28 2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升力系数的公式是:Cy= Y/(1/2 *ρ*v^2*S)
Y—升力;X—阻力;ρ—空气密度;S—机翼面积;Cy—升力系数;v—气流速度
在同一个攻角和速度下,用了前缘缝翼的机翼上表面的气流分离点要落后于不用前缘缝翼的机翼,所以前者的升力大于后者,因此前者的升力系数也大于后者。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22: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0(14): 还是有疑问
(1)机翼面积是机翼总面积,还是不发生气流分离的那部分机翼面积?
(2)把气流分离点往后吹是有代价的,即减小了机翼前部的上下表面压差(似乎还减小了不少),一来一去,总升力???
发表于 2007-6-28 22: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1)S是总的机翼面积
(2)气流分离后会产生涡,这部分气流的压力等于涡上方气流的压力,这样机翼上方的压力就变大了。故气流分离现象导致的是机翼上下压差减小,使机翼的升力减小。因此避免机翼上方的气流分离才能保持机翼的升力。貌似楼主完全搞反了,仔细看看流体力学的理论吧

[ 本帖最后由 zyzy6464 于 2007-6-28 22: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22: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之前话是有些说错了,还请指教.
但把紊流附面层往后吹,增大机翼后部上下表面压差理应是有代价的,我感觉缝翼和机翼前缘的组合相当于一个压缩机,那么代价是不是增大了阻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23: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那张图可否这样理解
20070628_39ccafe122da3e322fe7GgR9RmB1A3cz.jpg
发表于 2007-6-28 23: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缝翼相对于整个机翼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
一条缝,影响应该不会很大
发表于 2007-6-28 23: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空气动力我以前也抱着很大热情去研究 无奈没有什么好书 网上的资料都乱七八糟 抄来抄去的 自己又只是个初中生 知识实在浅薄 就只好放弃啦 现在连为什么迎角增大会导致升力增大的根本原因都搞不懂 哎...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23: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0(11): 我原以为,吹除附面层一定很费力,要让上表面后部层流维持更久,必须大幅增加前缘上方压强,结果前部升力反而小了:0(11):
发表于 2007-6-28 23: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专家啊 那就帮我解答困扰我多年的问题吧 为什么迎角增大升力也会增大?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23: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0(12): 大概一定攻角范围里,上表面吸力跌得没下表面压力涨得快
发表于 2007-6-28 23: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样认为的:攻角增大使气流在机翼前缘的驻点下移,气流通过机翼上表面的行程变大,流速加快,压力变小;气流通过机翼下表面的行程变短,流速减慢,压力变大。因此上下压差增大,升力增大
发表于 2007-6-28 23: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那所谓的“行程长 时间短 留速快“的说法没有根据 因为没有任何理论或逻辑理由证明气流会同时到达机翼末端
发表于 2007-6-29 08: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按通俗的来理解,大家把手放在电吹风下,看一下水平朝气流方向运动和大攻角运动那个速度快,那个的向上分力大,这就很好说了吧~

气流不是直接气压来提供升力而是有个对下翼面的力作用了
发表于 2007-6-29 08: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0(8): LS的都是牛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3GO模拟飞行网|3GO Cyber Air Force ( 沪ICP备08002287号|沪ICP备14050587号 )

GMT+8, 2025-8-11 1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